
6月10日,以“先手”為主題的2021第十三屆中國汽車藍皮書論壇在合肥舉辦。中國一汽、蔚來汽車、小鵬汽車、江淮集團、華為等眾多汽車產業鏈領軍企業決策層,協會組織、學界精英、知名媒體和投資人等上千位嘉賓將云集合肥,探討交流產業創新發展的路徑和規劃。地平線創始人、CEO余凱帶來主題為《新一代汽車智能芯片賦能,共建智能汽車開放軟件生態》的演講,以下為演講摘錄:
余凱:今天非常榮幸,作為汽車零部件供應商、汽車智能芯片的供應商跟大家做分享。
地平線最初來源于我在2013年的時候,在百度啟動自動駕駛的項目。那個時候,我們只有算法背景,但是要把算法部署在汽車的電腦上,讓汽車在復雜的場景下面去感知、決策??墒悄莻€時候,打開汽車的后備箱,只能看到各種線亂糟糟結成一塊,并且車開一段時間一定要找個地方散熱,我感覺這里有一個東西是缺失的。在軟件算法和整車之間缺一個東西,就是芯片。芯片對于智能汽車意義的價值就好比燃油汽車時代的發動機一樣,那個時候是說把石油燃料轉化為動力,今天我們要把傳感器的數據,就是新時代的能源,把新時代的能源轉化成精準的決策,精準的對用戶的服務,這就是新時代的算力。
芯片本身的意義在于軟件,衡量芯片本身有沒有價值,在于軟件在芯片之上是不是能夠充分的去施展軟件的魅力,充分的讓我們的主機廠去定制化的開發面向用戶有價值的產品跟體驗。所以它的開放性是非常重要的,所以這里我們特別強調開放的軟件生態。
首先在我先跟大家回顧一下我們現在所面臨的一些時代趨勢。
第一,每個人都看到跨界造車。
無論是說新造車勢力、互聯網造車、家電造車、手機造車,我們最近看見還有五糧液造車。所以車,已經不是原來的車,它對于這個世界的意義跟價值是完全不一樣的。
第二,中國成為全球頂級汽車智能芯片的角斗場。
中國已經成為引領汽車、半導體的一個創新的策源地。無論是英偉達還是高通,無論是地平線還是華為,最先進的汽車智能芯片它的第一個量產在哪里?都在中國。所以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級領先的汽車智能芯片的角斗場,是創新的發源地。
今天我們說智能化是汽車科技創新的下半場,甚至是主場。其實大家既激動也焦慮,每個人都在思考怎么去通向未來?我大概梳理了一下有三個通向未來的智能化路徑。
第一,整車廠依靠全棧智能化的巨頭企業。當然這種企業,我們過去也看到了,比如像博世以及其他的企業。
我有一個總結,這樣的一個模式,主機廠一開始它省時、省力、省錢,但是久而久之它換來的結果是無可奈何的平庸。另外一個極端就是像特斯拉、蘋果這樣的垂直自研,軟件、芯片、傳感器、整機上面的應用生態全部自己做。
是否存在有章可循的通向成功的路徑?我認為是擁抱開放的生態。
此外,新能源是保供、追芯片的問題,我想這個問題終極解決之道一定是把現在這么多的小芯片,這么多上百個MCU最后把它籠在一起走向中央計算,這樣的整個供應鏈的管理要簡單得多,整個效率要高效得多,我們認為這個是芯片缺貨的終極解決方案,走向中央計算架構。這個芯片會越來越大,也會把CPU和MCU整合在一起。
另外我們今天每個人都在講自動駕駛,我們認為自動駕駛一定是以人為中心而不是以機器為中心,我們的目標不是說讓機器變得更強大,而是讓人成為車的主人。這里真正的價值創造在人機交互跟自動駕駛要不可分割,要結為一體。我們認為未來走向的一定是整車的計算平臺,全場景的整車智能,而非分割成座艙跟自動駕駛。
隨之而來的就是計算架構的演化,從軟件1.0去走向軟件2.0為中心。軟件1.0時代就是傳統的程序員編程,用邏輯、用流程去完成這些功能,軟件2.0時代是數據驅動。
我們會看見走向未來,無論是說座艙還是智能駕駛,其實會越來越走向我們認為是以神經網絡計算、以數據驅動為代表的軟件2.0的時代,最終來講終局一定是走向中央計算機。整車會有AI中臺,這個AI中臺不僅僅是說智能駕駛,它實際是把整車車身的所有數據、道路環境的數據以及人機交互的數據都在一個AI中臺來計算。
地平線在2019年的時候,發布了中國第一款量產級的車規級的人工智能芯片征程2,我們在2020年6月份就在長安的UNI-T開始量產。去年9月份我們發布了我們的第二代車規級的智能芯片-征程3,今年5月份征程3在剛剛發布的2021款理想one上實現量產上車。
可以說地平線作為一個創業公司進入人工智能芯片這樣的一個領域,我們言必行,行必果。每一代芯片都落地有聲,實現了量產,并且都是爆款車型。
今年的五月份我們新一代大算力的征程5芯片一次性流片成功,這個是面向中央計算,并且把感知就是人機交互跟智能駕駛結合在一個芯片平臺上面去做計算,體現我們走向AI中臺這樣的戰略趨勢的判斷。這個芯片,我認為是中國目前為止在整個的半導體領域,目前規模最復雜、挑戰最高的一款芯片。
芯片另外一個重要的方面是安全機制,我們說安全機制分為軟件安全機制跟硬件安全機制,但這件事情我要回到硬件,因為真正的硬隔離才是帶來最根本的安全機制。數據、程序,怎樣保障程序不會被黑客攻擊?怎么樣保證用戶的數據不被其他人竊???這個里面最底層的就是說我們在芯片的底層一定要有硬件的加密跟安全機制。
地平線在這個領域是投入很多精力。包括我們在三大安全規范里面,地平線都是積極的參與者跟關鍵的全球的國際標準的貢獻者。
征程2、征程3、征程5車規級的人工智能芯片,每一代通過不同的軟件它都在智能人機交互跟智能駕駛這個領域量產。這個說明什么?地平線其實實現了軟件跟硬件的分離。通過軟件定義是智能駕駛的體驗還是智能座艙的體驗。
總結一下:多、快、好、省。地平線去賦能整車廠,確實是說這種多樣化的能力的提供,全場景的賦能,最快的量產的導入還有最快的貼身服務。
地平線到現在非常自豪的是說,我們跟很多、很多的合作伙伴在一起合作共贏,我們在下一個階段恐怕我們更大的精力就是在開放生態的建設。我們認為有章可循的成功一定是開放生態,當然不排除那種垂直整合,一定是有這種不可復制的杰出,但是我跟大家分享的是有章可循的成功之道,謝謝大家!